阿里保卫战:大转折时代的巨头战争 |
时间: 2013/11/5 23:57:28 点击: 3751 |
货、友阿股份、红旗连锁等大型连锁商业品牌达成合作协议。
抢夺商家。这仅仅只是在大型商家上,微信对阿里商家资源的掠夺。真正令阿里巴巴感到如芒刺在背的,更有可能是微信商城的开发。微信商城是腾讯基于微信而研发的一款社会化电子商务系统,消费者只要通过微信平台,就可以实现商品查询、选购、体验、互动、订购与支付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这无疑为众多中小商家提供了一套低成本的CRM管理系统,营销平台。 要知道,当初淘宝网发迹主要依赖的正是无数默默无闻的中小商家,那些随时在线的300万淘宝店主。在淘宝网获取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淘宝店主盈利困难的情况下,这些成就了阿里的小商家们叛逃至微信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不时,媒体中也不断有传来某商家利用微信渠道每月流水数百万的报道。 10月30日,在阿里巴巴“来往”疯狂进攻的档口,微信升级公众平台,宣称共进行了300多项调整,为商家(服务号)开放各种服务,并开始收取每年300元的认证费用。 这些节奏无疑进一步加深了两大巨头之间的矛盾。 阿里腾讯必有一战微信已经牢牢抓住了4亿多用户的心,并且正尝试将提供给用户的价值从最初的通信和社交,拓展到游戏、购物及与生活有关的一切。 在PC端时代,腾讯与阿里虽然有一定的交叉竞争,但在PC设备中,每一个用户都需要用一个个人账户来完成服务。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设备本身成了最为重要的识别代码。也就意味着,占据了国内大多数移动设备终端的微信运用成为最主要的用户ID。这对阿里巴巴在移动端的布局无疑是致命的。 虽然阿里巴巴基于PC积累起了高粘度的账户及巨大的用户数量,但在移动时代,购物也越来越移动、实时,微信这样的强运用出现,用户实际上已经拥有一个常用ID,当在微信里就可以完成购物时,用户自然不会再费时费力地再去维护另一个账户。 更糟糕的是,数量庞大的商家也有可能会蜂拥到微信上,因为这里有庞大的消费者数量(微信用户),目前的微信更是以极地的成本为他们提供了用户管理等一整套消费交易平台。且相比PC时代,现在用户处于实时在线的状态,也就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推广和交易机会。 另一方面,腾讯觊觎电商也有足够的理由。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手段,无非是广告、电商、游戏,对应的就是BAT三巨头目前的主营业务。翻看腾讯的财务报表,目前腾讯的主营收入70%是游戏贡献的,这70%的收入来自于国内50%的游戏市场,也就意味着腾讯在营收上已经缺少了足够想象空间。发力电商、搜索是必然的事情,腾讯入股搜狗用意也在于此,但据目前而言,要靠搜索实现营收显然还需要历经长时间的等待。那剩下的只有电商了。 在PC端,腾讯早在多年以前就发力过电商,但“富二代”易迅至今半死不活,被阿里不知甩出了几条街。因此,要想在PC端从阿里虎口夺食难度可见一斑。幸运的是,腾讯正好赶上移动互联网兴起,颠覆原有的电商格局
本文标签:阿里保卫战:大转折时代的巨头战争 |
上一篇: 移动设计优化:让APP变得更快的设计方法 下一篇: 网站运营经验分享:做好网站生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