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计优化:让APP变得更快的设计方法 |
时间: 2013/11/6 20:59:59 点击: 2286 |
我们都知道不管网页还是移动应用,响应速度都是最重要的体验指标之一,并且移动应用的网络环境不稳定,速度的体验显得尤为重要。其实速度优化不仅是程序员的事,设计,也能够让App变得更快。
![]() D.A:我们都知道不管网页还是移动应用,响应速度都是最重要的体验指标之一,并且移动应用的网络环境不稳定,速度的体验显得尤为重要。其实速度优化不仅是程序员的事,设计,也能够让App变得更快。 1.后台执行这是一条很通用,也容易理解的方法。用户不会愿意盯着进度条傻傻地等待,除了”取消”没有其他选择。在系统处理一些网络任务的时候,完全可以允许用户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各大平台的发微博,都采用了后台执行。云阅读的离线下载也采用后台执行。 ![]() 而微博的看长图(或视频),是个反例。网络不给力时,要么等待1分钟让图加载完,要不就只好放弃看图。为什么不能让图加载的同时,用户可以看其他微博呢? ![]() 2.在载入前显示内容客户端与web的一个不同点,客户端的显示内容包括本地数据和网络数据两部分。在设计界面时,将更多的信息放在本地,在网络数据未载入时即显示本地数据,让用户产生一种”已经载入一半了”的错觉,即使最终的耗时一样,心理感受也会更快。当然把数据过多地写在本地,会牺牲一些灵活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 具体请看twitter、Facebook、Vine等优秀产品的启动画面,虽然同是静态图片,但它们不使用LOGO而假装已经载入了”导航栏”和”标题栏”,让人感觉”点击后立即就启动了”。 ![]() 再如App Store的详情页,在详细信息载入前,已有信息先显示。 ![]() 3.充分利用好缓存缓存可以把网络数据保存在本地,下次打开时无需要再次向网络请求,减少流量并减少等待时间。在设计时,可以先显示缓存内容,同时后台到网络上拉取新内容,若有新内容立即替换或下次访问时替换。但缓存使用也要注意”度”,过大的缓存文件占用太多的系统空间,会让用户一怒之下卸载App。 云阅读的”书城”和”通过微博找好友”等界面,都使用了缓存机制,提高打开页面的速度。 ![]() 4.界面先行,网络交互随后对于一些数据量很小,且失败可能性较小的网络交互,用户并不需要明确知道App在干这些事情,也能够顺畅地使用App,那么我们就应该”把一些事实掩盖起来”,即界面上听话地、迅速地完成任务(心智模型),程序后台默默地继续执行任务(实现模型)。 最常用的比如QQ、微信、易信等聊天界面。点击发送后,消息立即”飞”到聊天上下文中,其实对方还没收到。但这样的设计让沟通的过程更顺畅,没有”正在发送 – 发送成功”各种过程的干扰。 ![]() 用户在收藏文章,关注好友等操作时,数据量很小,可以界面先行。用户在继续浏览文章的同时,系统会把文章收藏好。 ![]() 与此思路相仿的另一种方法也常被用到:在无网络条件下,用户进行操作(比如写评论,写备注等),把用户的输入内容保存在本地,等
本文标签:移动设计优化:让APP变得更快的设计方法 |
上一篇: 电商案例分享:备战双十一攻略经验 下一篇: 阿里保卫战:大转折时代的巨头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