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设计之“后视觉设计”时代 |
时间: 2012/9/22 12:41:02 点击: 10626 |
尽管这样的认识有失偏颇,但却不是毫无道理。
我所理解的视觉设计,实际上要做好这么几件事儿:透过视觉手段依据交互设计(或单纯的视觉流向)来制造视觉层次;制定视觉规范实现视觉语言的一致性(视觉规范);为浏览或使用制造舒适的视觉感受;制造视觉愉悦感;制造视觉品牌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你也可以用它们作为视觉评审的准则,一个好的界面视觉设计作品一定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多条属性)有一定专业基础的设计师,要做到前两条应该相对容易,甚至好一些的能做到前三条。而"愉悦感"和"品牌"会非常的隐性,因无法量化和作为附加值属性而被习惯性忽略。 无可回避的苦楚 专业被侵犯、被老板的喜好所左右、评审的不和谐、职业前景的迷茫…所有的一切将会长期存在。想到这里,只能丢下两个字:"Bitter B!"痛哭流涕之余,来看看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审美标准和偏好(包括视觉设计师自己),而且自信于自己的审美情趣的正确性和普适性(所以几乎公司的每个人,包括保安和清洁阿姨都能够对你的视觉设计稿进行评述);二是视觉设计所承载的价值,在很多时候是无法量化的,这就造成话语权的缺失并经受不起挑战。 关于审美有这么一个观点,不知道大家认同与否:"真正"美的事物,是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喜爱的。换句话说,即是"美"有着共性和规律的。那么把握好这些共性和规律并加以灵活运用,理论上就可以让设计方案获得更多人(目标用户)的认同(单从视觉表现上来说)。事实上这方面的积累已经不少了,有如黄金比例的构图方法、色彩心理学和搭配原则、栅格化排版以及对齐方式、美
|
上一篇: 李开复:为什么美国互联网公司兵败中国? 下一篇: 网站从不到1千IP涨到6万IP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