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设计”的三个方向(推荐) |
时间: 2013/4/23 19:16:58 点击: 5762 |
今天,中国本土的设计师有着绝佳的机会学习世界各地的成功案例和失败经验,但同时,本国丰富而多元的文化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潮流中逐渐被忽视和单一化(饮食文化除外),对大众来说,已沦为一个个肤浅的符号,中国的设计师们面对西方,也没有足够的文化自信。 不论是脱离传统的元素和理念、追随国外的“国际主义风格”,还是模仿借鉴古人的文化遗产,都无可厚非,但是从长远考虑,设计师们应一方面借鉴国外的设计手法和思路,一方面深入探究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维度,从而发展自己的理念和风格。在《设计观点》[1]一书中提出了“中国设计”的三个努力的方向,本文主要从UI和Web设计的角度出发做一番讨论。 第一种努力方向叫做“中国元素”。如剪纸、刺绣、瓷器、书法、水墨画、戏曲相关图案等等。这种方式在产品设计、建筑装饰、平面设计上的应用由来已久,有的恰到好处,有的牵强附会。在界面和网站的设计上,大陆、港台、日本、韩国,乃至现在为了投合中国市场的欧美大牌,对中国传统视觉元素都有不同程度的采用。 图1:水墨、戏曲等元素的拼贴,单纯的营造视觉效果 图2:外资在华开设的公司,面向国外企业,采用了众多“中国元素”,但和实际内容并无直接的联系(http://www.ivyworld.net/) 图3:电影《画皮》主页:IA很简单,风格与电影基本一致,重在营造诡异的气氛 图4为台湾国际创意设计大赛官方主页,IA和视觉都及其简单,每一届的风格都是统一的,海报采用书法+中国古代传统器物或自然元素照片: 图4:2012台湾国际创意设计大赛官方主页(http://tidc.boco.com.tw/2012/) 香港的网站设计,很多给人的感觉是国际化且充满活力的,使用传统视觉元素的站点相对少见,与台湾、日韩相比,色调比较“重口味”。 图5:香港网站,古代插图与英文字符结合,制造一种“中西合璧”的效果,更偏概念化,而不是信息的传达 图6:香港设计公司Point Design为深圳一家公司设计的主页(http://titanholding.com/index.php),色调、图片、字体都很中国风,首页导航处又加入的英文,也许是迎合客户公司营造“国际化”形象的需求吧。 图7:韩国网站模版,采用底纹、水墨效果、书法等元素 图形元素用起来很方便,用的恰当确实可以提升产品的气韵,但是总的来说,光停留在符号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第二个努力的方向 —— 概括中国传统设计的思维方式。比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中和之美”等,中国设计思维的复杂性在这里被抽空了,所概括的也并不是中国设计独有的特点,但是,复杂的思维并不一定能造就优秀的设计,简单的理念未必不能发挥作品的独特性。这里列举一些品牌,包括产品和网站的设计,有的还包括包装和移动产品的交互设计,这样可以更全面的体会品牌内在的东方思维。 因为邻国日本的本土文化与中国文化渊源颇深。日本的设
本文标签:“中国式设计”的三个方向(推荐) |
上一篇: 企业网站内容建设核心之用户体验优化 下一篇: 中国雅虎邮箱再见:终生承诺变终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