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内鬼盗卖用户信息被抓 凡客被指是最大买家 |
时间: 2014/1/5 10:10:28 点击: 6050 |
目前还没有被他们传到网上,对社会不构成公共性的危害。
尽管李明等盗卖的公民个人信息没有大面积被传至公众网络,但以锦江之星为代表的一批快捷连锁酒店的住客信息,在今年10月便被公开,甚至公民个人的开房信息等隐私,都在网上可被公开查询,甚至有人在美国新泽西州注册了一个网站,可供网民公开查询他人在锦江之星的入住记录。 目前,国内用户已经无法访问该网站,但数据包依然在百度云可被公开下载至个人电脑。更早之前,京东商城、当当网的注册用户资料泄密事件,亦闹得沸沸扬扬。 2013年11月,网上惊现一位出售真实QQ、微信用户资料的信息,信息内容高达90G,涉及8000万个微信群和15亿QQ用户,标价为400元。卖家宣称,其出售的资料囊括市场所有行业的最新最全的活跃QQ用户,同时已经按行业、产业、年龄、性别等分好类,还可以针对单个QQ、微信账户,查询到具体的姓名、年龄、社交网及从业经历等。腾讯在2013年11月21日发布公告称,用户资料泄密是2011年的问题,当时便已经进行了安全升级。淘宝网方面则接到了腾讯的协助请求,将网上贩卖资料的信息处理下架。 上述网警介绍称,在电商领域,的确存在隐秘的客户资料黑色产业链,在“黑市”中,用户资料的价格按照“行规”是以文件大小来销售的,打包文件大部分是上百兆的大小,含有几千条信息,一般价格是几万元不等。其中,最值钱的是电商的用户资料,可以按条数来卖,一个经过精细分析的“数据包”甚至可以叫价百万元以上。买家的目的各自不一,有人是用以信息诈骗,有人是买断竞争对手的全部用户资源,有人则是为了给目标客户发送广告。“这种产业链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发达的地区,比如杭州、上海、深圳等地。”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网络传播学者副教授汪凯认为,“中国法律上对于公民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一直都比较薄弱。以往谈及公民个人隐私,常常与名誉权一并被提及,但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的当下,隐私权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产权和一种精神财富,尤其是消费隐私。有谁愿意自己何年何月何日何时花了多少钱偷偷买了一盒事后紧急避孕药被天下皆知呢?” 汪凯表示,防范电商再出用户资料泄密事件,除了电商公司积极开展商业伦理教育,建立内部稽查部门及时监控外,国家层面还根据新时代的新变化,出台相关法规,对公民网络隐私予以明确界定,并加大网络获取、公开、买卖公民个人隐私等新犯罪形态的打击力度。 陈良亦表示,国家层面对隐私权的重新界定,在网络时代更应该有“新的说法”,司法体系也应该加大对利用公民网络隐私从事牟利行为的打击力度。
本文标签:支付宝内鬼盗卖用户信息被抓 凡客被指是最大买家 |
上一篇: 死磕2014:中国互联网将上演七场肉搏战 下一篇: 会议营销线上线下联动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