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还是容器?谈浏览器创新 |
时间: 2014/1/3 15:10:15 点击: 2089 |
至,浏览器会成为云端和应用程序的一个中间层,就像当年操作系统把硬件层抽象一样,浏览器把应用程序抽象出来,应用程序都集成到浏览器插件中运行,浏览器只作为一个承载应用的容器,程序应用包括数据都运行在云上,可以通过客户端随时登录自己浏览器,获得各种数据。
归纳为五点: 1)应用程序以插件形式内嵌在浏览器中,无需跳转到其他站点或应用来完成任务; 2)更开放的平台,强扩展性,开发者和应用共生的开放生态; 3)比本地应用更好的布局和体验,更懂用户需求的导航功能; 4)多屏融合,云端数据实时同步,程序和数据都运行在云上; 5)更安全的账号系统,用云端储存身份信息,不再依赖客户端判断粗略信息; 浏览器OS的致命缺陷是时时刻刻要依赖于云端系统,一旦离开网络,也许什么事都干不成,尽管拥有此致命缺陷和短板,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对浏览器OS带来的统一用户体验和云端世界的期待。 讨论之二:浏览器操作系统化? 移动互联网强势到来,设备增多,诸如电视、眼镜、手表、可穿戴设备甚至汽车的时候,多个设备要实现数据和体验的同步,必须依赖云端数据中心,操作系统化后的浏览器即操作系统,数据、运算都放在云端,浏览器端只负责输入输出,不再需要一个本地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即作为承担应用程序的容器又作为中间页,发挥跟操作系统一样的作用,不会再出现跨平台同步问题、不同平台和设备的兼容性问题等。 归纳为三点: 1)浏览器OS成为新的操作系统,作为连接人和云端的中间页; 2)应用程序都基于浏览器OS开发,有一个新标准消除兼容性问题; 3)承载浏览器OS的硬件免费化,比如Google的Chromebook很快会实现; 讨论之三:3D立体效果将成主流趋势 我们本来就生活在四维的立体空间中(加一个时间维),我们的眼睛和身体感知到的这个世界都是三维立体的,我们对这世界的任何发现和创造的原始冲动都是三维的,我认为网络世界未来走向也应该是三维的,只是技上尚未实现,3D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已关系到国家层面在未来世界竞争中占据位置的讨论之中,3D技术应用于浏览器的未来,自行判断。 归纳为三点:
|
上一篇: 新旧两年,中国移动开发者发生了哪些变化? 下一篇: 2014视频网站血拼的异类——新浪短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