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闻
最新新闻
 叽里呱啦借助AI 科技…
 科技网站Gizmodo靠A…
 腾讯刘炽平:互联网…
 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
 美国零售巨头同阿里…
 各位商家看过来,支付…
 星巴克终于要与阿里…
 阿里巴巴多有钱,京…
 ofo被滴滴和蚂蚁金服…
 腾讯暴跌1400亿美元…
 又一电商巨头“倒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电商双十一再遭诟病:虚拟降价、缺货仍存在
时间: 2013/11/12 21:14:39  点击: 2031
并没有那么大;第二种,先涨价然后再降价,实际降幅为零;第三种,直接涨价,但是在页面上随便写一个比较高的原价,造成降价假象。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市场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电商促销活动中,一些网络商品经营者销售的商品先涨价后降价或无货供应,实为虚假的优惠销售、蒙骗消费者等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将依据《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进行查处。

据介绍,国家工商总局已就加强网络交易平台网站、B2C网站和团购网站等利用传统节假日和一些具有特定含义日期开展网络商品促销活动的监督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工商机关已在积极落实。

其他猫腻:缺货、假货

传统零售渠道除了上文所述的先升价后降价的虚假促销以外,还有其他的猫腻,而这些招数也被电商平台模仿了十足十。

一:缺货。

这种玩法是百货商场最喜欢的玩法,在门口立上特价商品的宣传牌,在进店后来带动别的商品销售。这样的做法本是无可厚非,但不少买家在促销活动后会反映,一些店铺里“特价商品”经常付款后不发货,卖家给的解释往往是“售罄”或者“备货不足”。

二:假货。

这是淘宝长期被人诟病的核心所在,在去年双十一中就有很多消费者通过微博以及其他多种渠道试图维权,反映频繁出现的假货现象。

三: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每年的“双十一”都号称全网全年最低价,但事实上是在双十一结束后,很多产品的价格不但没有回复原来的价格,甚至还会在圣诞季、元旦季推出更低的价格。根据惠惠网的统计:有10.9%的商品在12月价格更低。

当年的团购网站上的产品经常被消费者冠以价低物差的恶名,大部分团购网站甚至沦落为企业清货的渠道,从以上几点看来,双十一也正在走向这条不归路。

 
上一页    12  下一页
上一篇: 支付宝暗战微信 银行大呼“被绑架”
下一篇: Facebook请黑客帮挖数据 将“配对”可穿戴设备
宏蓝首页 网站建设 网站推广 客户案例 网站新闻 人才招聘 支付方式 网站论坛 网站地图   关于宏蓝 联系宏蓝
 
电话:020-85562980 传真:020-85563269 邮箱:service@macroblue.net
联系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89号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天河软件园华景园区12S-05 邮编:510630
版权所有 (C) 2003-2011 www.macroblue.net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0502032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