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称: 用户密码:
网站建设快速入口 | 宏蓝主页 | 加入收藏

广州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公司|网页设计论坛--广州宏蓝科技公司官方论坛宏蓝吧杂谈洛阳记者遭劫杀流言四起 揭秘帖背后的真相焦虑
    
 
洛阳记者遭劫杀流言四起 揭秘帖背后的真相焦虑
发起人:macroblue  回复数:0  浏览数:5089  最后更新:2011/9/28 10:27:11 by macroblue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选择查看  帖子排序:
2011/9/28 10:27:11
macroblue





师长

角  色:版主
发 帖 数:8923
经 验 值:17676
注册时间:2009/7/23
联系 收藏 编辑 删除
洛阳记者遭劫杀流言四起 揭秘帖背后的真相焦虑

2011年09月23日07:36      东方今报       <!--      8888人浏览-->      _COUNT_人评论

 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一个普通记者在一夜之间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没有人愿意像他这样告别人世,包括出名。

  为什么一起抢劫杀人案能迅速成为全国热点?既因为受害者的身份是记者,又因为其生前发的微博与调查地沟油有关。

  在网络上,雨夜、13刀,准新郎记者、地沟油,成为犹如好莱坞大片的刺激元素。在看似合理的情理逻辑下,黏合成一部悬疑电影,折射出社会公众的真相焦虑症。

记者劫杀案的流言蜚语

  9月18日雨夜的凌晨,洛阳电视台新闻记者李翔在所住家属院外被杀害,身中13刀失血性休克死亡。这一消息很快在网络尤其是微博中传播,记者发稿前搜索“洛阳 记者”发现有219732条微博。 

  因为“种种猜测”,李翔成为报道地沟油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一条最有力的证据是,他生前最后一条微博关于地沟油:“网友投诉某地有炼制地沟油窝点食安委回应未发现……”

  其他的证据来自李翔身上一个个带有社会符号化的标签,李翔是记者,所以他会调查地沟油,自然得罪了靠地沟油发财的“黑社会大佬”。李翔身中13刀,抢劫,有必要连捅十几刀?抢劫,为什么只抢电脑包,身上的项链都不要?

  在对“英雄”李翔的街谈巷议中,还有李翔的风言风语:李翔是个准新郎,在未婚妻之前,他曾经把一个女孩的肚子搞大,女孩的后男友恼羞成怒……

  在看似合理的情理逻辑下,这些犹如好莱坞大片的元素被黏合在一起。在原本公众焦虑就缺乏释放渠道的社会背景下,借助于坊间议论、博客、网络帖子迅速传播,把一起普通的刑事案演绎成一部悬疑大片。

  这部大片,把洛阳警方也拽了进来。9月19日,有平面媒体报道说,洛阳公安局宣传处一名工作人员说,李翔被杀不符合一般抢劫案特征,不排除其他因素杀人可能。但洛阳警方否认向该媒体发表过上述消息。

  警方及时破案还原真相

  从9月18日开始,更有远超20家的媒体来到洛阳,李翔的单位领导、未婚妻,家人被一次次追问。在被追问中,记者李翔和地沟油无关的信息被反复强调。

  实际上,李翔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从来没有参与电视台关于“地沟油”事件的报道。李翔的未婚妻丽丽(化名)也转告试图采访的媒体记者“希望事情低调处置”。

  9月20日深夜11时15分,丽丽在其微博“lytv_李翔”中发帖:“请不了解情况的人不要再转发了,扭曲误解了很多事实,请你们祝福翔子一路走好,谢谢大家了。”

  李翔的同事,洛阳电视台一位记者在微博中感慨地说:“这两天,看到不断有(外地)媒体同行向门卫咨询翔子家在哪里住,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只希望不要给他的父母带来更多的压力和情感上的伤害。也希望网民不要猜测和妄言,让我们这些翔子昔日的同事战友能安静地追思他!”

  但是,李翔身边人的说法,仍然抵挡不住强大的合理或不合理猜测。在警方新闻发布会之后,仍有网帖称,“洛阳警方为地沟油炼制者买单”。

  事发后,洛阳市公安局用69个小时、80名警力、两万份悬赏传单、各媒体的悬赏通告,成功抓获两名行凶嫌犯,从而还原了记者被杀案真相。

  昨天,洛阳市公安局的新闻通稿称:“由于死者身为新闻工作者,此案发生后引起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级新闻媒体及广大网友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群众的种种猜测。”

  洛阳警方的定性是,抢劫杀人。

  揭秘帖背后的真相焦虑 

  在真相水落石出之时,我们发现这些传言都错了,警方的初步调查将各种猜疑打回原形。

  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有一种观点是,微博对假消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微博督促了警方迅速破案,而且也使真相得到了广泛传播。

  事实上,没有微博,也会有网络的博客和论坛等传播;没有博客和论坛,照样会有人际传播。而人际传播中,真相的扭曲程度更强。

  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在网络时代,政府及时提供真相可以有效阻止传言的传播。从微博上我们看到,在警方播发案件告破的信息后,传言已经迅速退居次位。

  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那就是公众的真相焦虑。人们要尽快了解真相。因为我们处在快餐时代,也因为真相总是随着时间而被掩埋。

  评论人陈祖强认为,卫生部目前都未能研究出鉴别地沟油检验方法,恰在此时,记者李翔遇害前还在关注地沟油,一下子成为公众情绪的集中爆发点,成了公众对地沟油焦虑舆情的宣泄口。

  真相焦虑背后的正义呵护

  当然,还有如时评人李振忠那样更具体深入的看法。他写道:“记者遇害,为何引发公众焦虑?除了正当的权力部门的诉求渠道之外,媒体成为第二条正义诉求的渠道……人民群众之所以对新闻记者遇害忧心忡忡,正是因为人们存在新闻媒介这‘第二条正义诉求渠道’有因惮于黑恶势力、不法势力报复而不敢替人民群众发声的忧虑。”

  我们还看到了什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展江在《记者被杀为何震惊国人?》的文章中称,“这说明了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及的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依旧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灵魂,而一个认真履职的新闻从业者往往被认为是公平正义的伸张者、捍卫者。”

  他不认为新闻记者在中国是高度安全的职业,但是,在各种利益集团的矛盾日渐突出的今天,他认为,“与社会有广泛交往的各行各业面临更大的风险,新闻界自然无法置身事外,有记者因职务行为被害殉职的那一天迟早会到来。”

  因此,中国记协在对记者被杀原因不明时,“强烈谴责迫害记者的野蛮行径”是负责任的表态,这比一声不吭更让记者群体感到温暖。

  及时反应避免了“塔西佗陷阱”  

  从“浙江乐清钱会云事件”中村长如何被撞死,到“郭美美事件”中郭美美和红十字会的关系,到温州动车事件中的种种质疑,再到不久前邵阳沉船中多少人被淹死,我们发现网民总是很难相信官方的说法。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京沪穗三地居民对社会的综合信任度连年下降,仅在“及格线”上徘徊。

  本月,《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分析“我们的相信哪儿去了”。“不信、不信,还是不信——‘不相信’的情绪正在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蔓延。我们的信任哪儿去了?”

  文章自我回答道:“重构社会信任不仅需要公众心态更加成熟理性,更关键的还在于社会管理的主导方如何作为。”

  昨天,网络传言基本终结,洛阳市委、市政府和洛阳警方的重视起到了主要作用。就此次记者被杀事件来看,洛阳警方的行为可圈可点,不仅在平安洛阳的微博上公开进展,而且解答了前往采访记者的疑问,用行动制止了流言,还了公众一个真相。

  (东方今报记者路治欧对此文亦有贡献)

  ■ 读一送一    塔西佗陷阱

  塔西佗是古代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曾出任过古罗马最高领导人——执政官。他曾经这样谈论执政感受:“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

  这个卓越的见解后来成为西方政治学里的定律之一——“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可以解读为:“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标签:记者李翔被杀案


客服热线:020-85562980 客服邮箱:service@macroblue.net
联系地址:广州中山大道89号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天河软件园华景园区12-S05
版权所有 © 2003-2011    网站建设宏蓝科技Macrob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