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13刀、准新郎记者、地沟油,成为犹如好莱坞大片的刺激元素。在看似合理的情理逻辑下,黏合成一部悬疑电影,折射出社会公众的真相焦虑症
李翔其人
"听说了李翔被害的消息,我们真的很吃惊,心痛,不敢相信。活生生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真的很意外。"跟李翔一块儿工作很多年的同事明辉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在明辉的眼里,李翔没有跟同事闹过矛盾,为人热心,同事们工作上、生活上有需要他帮助的,他没有拒绝过。
据明辉介绍,李翔他爸是洛阳电视台一位有30多年台龄的老职工,人特别好,大家一见他都叫他"李老师"。李翔跟他爸妈住在一块,房子是单位分给他爸妈的,是一个老楼房,准备给李翔结婚用。李翔曾告诉朋友们,他今年十一结婚,结婚证都领了。
洛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马建平也跟李翔认识。他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李翔是个"年轻小伙子,业务、为人都还不错,也很敬业,很帅气的一个小伙子。"
据李翔生前所在部门洛阳电视台新闻中心游副主任向记者介绍,李翔大概是2002年左右到台里工作的,在台里换了几个部门后,就一直在新闻中心工作。
游副主任介绍说,李翔负责跑政法口,以前跑农业口,还负责采访每年的"两会"和党代会,算是新闻中心的骨干记者。
在游副主任的印象中,李翔的特点是"比较勤奋,脑子反应快,做事敏捷"。
他对记者说:"李翔为人挺好,大家挺喜欢他,遇到工作不躲,派啥活都能完成,采访任务交给他,比较放心。"
查看李翔的新浪微博,给人的印象是,他工作很忙,很累。如:
3月11日的微博:"为什么一到周末就有干不完的工作啊!"
3月23日的微博:"这个星期好忙啊!明天又要下县啦!"
4月12日的微博:"终于不用再去嵩县了,三天去了两趟好累啊!"
4月14日的微博:"上午串了两个会议,真累啊!"
4月15日的微博:"明天又被安排了三个采访,自己的计划全部被打乱了!"
4月16日的微博:"忙碌的一天终于快过去了,希望明天不要再安排采访啦!"
5月9日的微博:"开不完的会,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5月12日的微博:"一个星期五天工作日,我却要四天都要在县里,真的快疯了!"
5月22日的微博:"明天开始要好好工作了,要不任务要完不成啦!"
不幸遇害时才30岁的李翔的离去,给他的家人和朋友带来了无限的伤痛。
李翔的未婚妻丽丽(化名)在得知李翔遇害后,发出第一条微博:"把翔子还给我……还给我。"随后,她不断更新微博:"你一个人孤单了,我陪你聊天,手机我开着啊!""我们说好一起去买灯的,说好了一起吃晚饭的,说好了要去凤凰的,说了那么多约定,你怎么就把我留下了?我一个人完不成这么多,你回来。""包里的六张电影票十月八号就到期了,你还没有陪我去看呢。"
李翔的同事明辉告诉记者,得知李翔不幸遇害的消息后,大家自发地第一时间陆续去他家里看望慰问,后来同事们都想去,有人提建议这样可能会给他家人带来很大的伤害,大家伙准备在单位给他开追悼会时再送他一程。
9月27日上午,记者李翔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河南洛阳殡仪馆举行,李翔的亲朋好友数百人自发前往,送他们的翔子最后一程。
悼念厅前,李翔生前同事、洛阳电视台新闻部的同仁们静默伫立,打出横幅:"翔子,新闻部的兄弟姐妹永远想你!""翔子,阳光帅哥一路走好!"
法治周末记者 任东杰 发自河南洛阳
9月18日凌晨,河南省洛阳市电视台记者李翔被杀。这起刑事案件并未因为李翔是记者,而被洛阳市公安局按照“雇凶杀人”的逻辑去侦办。当地一些人甚至不曾听说这件事情。
不过,在洛阳之外的互联网上,李翔的死,起初被认为蹊跷,继而被认定有黑幕,最后“黑幕”被认定与“地沟油”产业有关的“雇凶杀人”。这个发酵的过程只用了一两天。
9月21日下午,洛阳市公安局宣布,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被抢劫杀害一案告破,两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经查,犯罪嫌疑人与李翔素不相识,也非受雇于他人,案件的性质系抢劫杀人。
至此,关于这起记者被抢劫杀害案的各种猜测才逐渐得以平息,不过即使在此刻网络上仍有质疑的声音。
记者之死与情绪发酵
雨夜、电视台记者、遭人捅十余刀、随身携带的电脑包失踪。案发时的几个关键词,构成了电视记者李翔在遇害之初传递出的信息。
李翔生前是河南省洛阳市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9月17日晚间,他与朋友在KTV唱完歌后开车回家,将车停在单位,然后步行回家,行经电视台后面的家属院大门处,遇到袭击。
大院值班室的门卫曾听到有人喊:“有人抢劫啦!”这是李翔面对两名持刀男子奋力的呼喊,不过,他没能阻止凶徒用尖刀刺破他的身体,最终昏迷倒地,此时已是9月18日凌晨1时许。
家属大院的门卫赶过去时,李翔已躺在地上,随身携带的电脑包也不知所踪。洛阳警方人士表示,行凶者刺杀李翔约十刀。
在这个雨夜,30岁的李翔永别人世。
就在第二天,李翔被害案的消息最早由一个叫“我是蓝小兔”的新浪微博用户发出。
她在9月19日上午10时58分发出了一条微博:昨天凌晨一点,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在单位后门被抢,身中八刀死亡,案子还没破……十一准备结婚的年轻小伙,哀悼……消息属实吗?
这条微博因为主人公的特殊身份,而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特别是一些媒体同行。
同样,关于这位行凶者使用如此残忍手段的动机,也成为众人猜测的焦点。
在案发后的第二天,《郑州晚报》即以《河南洛阳电视台记者身中十余刀身亡》为题对李翔被害案进行了报道。该文指出,洛阳警方人士介绍说,行凶者手段残忍,李翔身中十余刀。该案初步判定为抢劫杀人,但警方不排除行凶者有其他作案动机。
《郑州晚报》的这篇报道当天登上了网易新闻头条。
而“警方不排除行凶者有其他作案动机”则被赋予了充分想象力。
有网友跟帖:查查他报道过什么黑幕吧,在家门口被捅了11刀,明显是被仇人伏击。
还有网友跟帖:是不是知道的太多了。抢劫杀人,糊弄谁呢?我看杀人才是主要目的吧。
李翔的新浪微博名称是“lytv李翔”,他于今年3月9日开始发布微博,生前的最后一条微博更新于9月15日21:29,内容是:“网友投诉栾川有炼地沟油窝点,食安委回应未发现_新浪河南新闻_新浪河南http://t.cn/arl/pg(分享自@微博河南)”。
这条微博成了网民“断案”的“突破口”。
有细心的网友和媒体记者发现了这条微博后,就猜测,李翔的遇害可能跟他关注地沟油有关。
“普通抢劫抢个笔记本电脑的话,哪里用得着刺他十多刀啊。”
“制售地沟油的不法分子如此猖獗,其背后已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链!”
9月20日,几乎所有对此事发表观点的网友都认为李翔遇刺与“地沟油”有关,并强烈呼吁警方查出真相。
“20日,洛阳市公安局宣传处一名人员接受采访时称,洛阳警方专案组正在侦破案件,从目前来看,李翔全身被捅超过十刀,不符合一般抢劫案件的特征,不能排除凶手有其他作案动机。”媒体这样的报道,有意无意地将人们的猜想引向了另一个方向。
于是,有媒体以《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遇刺身亡疑与报道地沟油有关》为题进行报道。更有媒体干脆认为李翔遇害与地沟油有关,连“疑”字都不用了,直接以《报道地沟油引杀身之祸洛阳电视台记者遇害》为题进行报道。
还有媒体报道,警方刑侦部门民警告诉记者,“经过初步调查,李翔情感生活较为复杂。电视台内部有人向警方反映‘李翔曾致一名女子怀孕,但最终没有与该女子结婚’”,“这意味着,在‘抢劫’没有被定性前,案子又被赋予了多种可能。我们不能排除情杀甚至雇凶杀人的可能”。
至此,关于李翔的死因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猜测。
不过,李翔的同事张明辉对《法治周末》记者说,李翔从来没有参与地沟油的报道、采访,他只是转发了那条跟地沟油有关的微博。“我很清楚,翔子遇害肯定跟地沟油无关,因为台里到现在也没有做过地沟油的报道、采访。”
李翔的另一位好友表示,洛阳地市级媒体揭黑的力度没有那么大,洛阳地沟油背后的利益链条也没有那么大,说是报复性杀人缺少依据。
洛阳以外的民众似乎不以为然。
遇害与地沟油无关
这样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就这样被不断地演绎、升温,直到9月21日下午洛阳市公安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9月21日下午,洛阳市公安局就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洛阳市公安局主管副局长李红江称,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被害案系一起普通的抢劫杀人案,两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李红江强调,据两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与受害者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素不相识,故应与网络传言的李翔“调查地沟油”无关。
《法治周末》记者9月22日上午从洛阳市公安局宣传处拿到的新闻通稿显示:经查,犯罪嫌疑人李俊召,男,24岁,洛龙区安乐镇狮子桥村九组人,无业。张晓波,男,28岁,洛龙区安乐镇聂湾村一组人,2001年10月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2007年2月底出狱后无业至今。
2011年9月18日凌晨1时许,市公安局“110”接群众报警:西工区多菱路中段有一人浑身是血倒在地上。接报后,市区两级公安机关迅速启动命案侦破机制开展工作,出警民警三分钟即赶到现场,并立即通知120到现场实施救援,后被害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件发生后,洛阳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从市局刑警支队、西工派出所等部门抽调80余名民警组成专案组全力开展侦破工作。
为广泛获取侦查线索,案发初期,专案指挥部就在洛阳交通广播电台、洛阳电视台播出《洛阳市公安局通告》,并先后印制《悬赏通告》20000份,不仅在现场周边广泛张贴,而且发放到西下池村每个村民手中,达到家喻户晓,号召群众积极提供破案线索。
9月20日22时许,专案组民警在洛阳火车站将正欲外逃的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初步交代了犯罪经过:9月17日晚21时许,犯罪嫌疑人张晓波因手头不宽裕与李俊召预谋抢劫。二人骑摩托车沿龙门大道到西工、涧西寻找作案目标未果。这段时间,两名犯罪嫌疑人无固定目标,伺机作案。9月18日凌晨1时许,在对一单身女性伺机作案未果的情况下。张晓波看到李翔一人提包沿多菱路由北至南向西下池村内行走,于是骑车尾随,当李翔走到多菱路中段家属院附近准备拿钥匙开门时,张晓波停下摩托车起身突然上前,持随身携带的单刃锁刀,顶住李翔威胁李翔交出手提包,李翔遂进行激烈反抗,拽住嫌疑人的雨衣不放,并大声呼喊。张晓波慌乱之中持刀在李翔身上乱捅,将李翔捅倒后抢包逃跑。由于动作过猛,嫌疑人的右手也被匕首割伤。后犯罪嫌疑人将作案凶器丢弃在安乐镇聂湾村一公厕内。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专案组连夜在安乐镇聂湾村一公共厕所内提取了作案用的凶器;在犯罪嫌疑人李俊召同村一朋友家提取了作案用的摩托车;在犯罪嫌疑人李俊召家提取了被抢的属于李翔的钱包、照相机等物品;在大杨树村一小路边固定了被犯罪嫌疑人烧毁的电脑包的痕迹。
21日上午,公安机关依法带领犯罪嫌疑人对犯罪地点进行了指认,结果与公安机关调查的情形完全相同。至此,洛阳市发生在西工区的“9·18”命案成功告破。
经查,犯罪嫌疑人与李翔素不相识,也非受雇于他人,案件的性质系抢劫杀人。
洛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马建平向《法治周末》介绍,17日下午,两名犯罪嫌疑人在网吧上网,由于最近手头有点紧便预谋抢劫。
马建平分析认为,这两名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李翔素不相识,与李翔纯粹是偶遇,是巧合。
李翔的死因彻底解开,而其中没有任何与“地沟油”关联的因素。
李翔的未婚妻丽丽(化名)9月20日深夜11时15分在其微博“lytv_李翔”中发帖:“请不了解情况的人不要再转发了,扭曲误解了很多事实,请你们祝福翔子一路走好,谢谢大家了。”
但是,李翔身边人的说法,仍然抵挡不住强大的合理或不合理的猜测。
公众信任危机
虽然洛阳市公安局新闻发布会的召开,让关于“记者之死在于报道地沟油”的猜测骤然降温。但是,仍有一些人,对于这个结果表示质疑。
洛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马建平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这起案件办理难度相当大,案发那天下着大雨,现场都给冲了,又是半夜,没有更多的目击证人,而且受害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没有留下任何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了69个小时把抢劫杀人案破了,应该说是比较快的。
虽然洛阳警方在侦破此案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并且以极短的时间即侦破了此案。但是,各家媒体以及公众的关注点却并不在此。
洛阳记者被害案因公安机关的侦破而暂告一段。但是,它也引起了一些媒体和社会人士的思考。
受害人李翔,一个普通记者在一夜之间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一起抢劫杀人案能迅速成为全国热点?
《东方今报》刊文指出,既因为受害者的身份是记者,又因为其生前发的微博与调查地沟油有关。“在网络上,雨夜、13刀、准新郎记者、地沟油,成为犹如好莱坞大片的刺激元素。在看似合理的情理逻辑下,黏合成一部悬疑电影,折射出社会公众的真相焦虑症。”
受害人李翔生前所在单位洛阳电视台则在其官方微博上写到:“尊重逝者,尊重警方工作。实事求是,不传谣、不信谣、不夸大、不捕风捉影、不无端猜测、不制造噱头、不哗众取宠,是面对突发社会问题的理智态度。公众当如此,媒体亦然。”
洛阳电视台一位记者对《法治周末》记者说:“这个社会现在比较浮躁,一些做新闻的也是比较浮躁的。一些记者为了抢新闻,能第一时间播发出去,就是简单地问问群众,没有采访受害人家属、办案单位,就只是道听途说,断章取义。”
当然,也有与以上不同的观点。
一位媒体工作者对记者说,如果没有媒体的介入,没有广大网友和群众的高度关注,没有人们的种种合理怀疑和猜测,洛阳警方可能不会这样迅速破案。
这位媒体工作者认为,只有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真实的信息,才是有效阻止传言的办法。
标签:记者李翔被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