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银行资金面愈发吃紧。
早报记者获悉,在长三角地区的部分商业银行,支行工作人员可为客户办理高于法定存款利率数倍的存款收益。具体做法是在客户知情的前提下,将客户转介绍给民间借贷机构,通过民间借贷机构获得较高收益。
尽管客户知晓自己的钱没有存在银行,但这之中仍有猫腻,扮演中间人的银行工作人员可变相从中“抽成”。
据一家东部地区银行人士透露,比如民间借贷可以提供15%的年化收益,个别支行行长只向客户告知可获10%的年化收益,剩下的5%其实进了银行人员自己的腰包。
“主动找上门的客户有很多,有钱人在烦恼钱往哪里投。”上述人士进一步称。
小企业也在烦恼——如何可以拿到资金。
在江浙地区,部分商业银行已出现联手担保公司抽取高佣金的情况。据知情人士透露,少数银行克扣已批下来的小企业贷款,急于获得周转资金的企业只得经银行介绍转向担保公司借高息的短期资金。
据介绍,担保公司放出去的这笔贷款没有任何还款风险,因为实际上银行已批下这笔贷款,由于银行贷款利率不能过高,因此从担保公司出去的高利息贷款,银行也能从中抽成获利。
目前,在江浙地区,民间借贷成本已经到了月息7-9分左右,部分年化贷款利率高达100%;这种高息民间借贷基本是在熟识的朋友和亲戚之间进行。
相比之下,银行的借款成本要低许多,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也已从去年的基准利率上浮10%~30%,最多提高至基准利率上浮70%左右。以一年期贷款利率6.56%计算(若上浮30%~70%),则目前小企业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已到8.53%~11.15%。
“尤其是那些国有大行,其实并没有那么缺钱,只是表现出很缺钱。”一银行业内人士直言,小企业对资金价格的敏感性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高,即便融资成本高企,该借的还是要借。
而更多小企业尚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上海一家从事能源合同管理数年的小型企业负责人昨日无奈地表示,尽管能源合同管理是国家目前重点扶持产业,也是部分银行宣称在信贷资源上予以支持的领域,然而从今年初到现在,为扩大业务规模,他先后向工行、民生、光大、兴业等六家不同类型银行递交贷款申请,但无一例外遭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