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称: 用户密码:
网站建设快速入口 | 宏蓝主页 | 加入收藏

广州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公司|网页设计论坛--广州宏蓝科技公司官方论坛互联网这事观点杨守华:请不要滥用“哥”这个词
    
 
杨守华:请不要滥用“哥”这个词
发起人:momo  回复数:0  浏览数:4493  最后更新:2012/8/13 10:20:19 by momo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选择查看  帖子排序:
2012/8/13 10:20:19
momo





营长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988
经 验 值:1863
注册时间:2012/4/17
联系 收藏 编辑 删除
杨守华:请不要滥用“哥”这个词
重庆沙坪坝10日枪击命案疑犯周克华终于被锁定为流窜多地制造多起命案的凶手,有些媒体似乎又开始了“狂欢”,“爆头哥”一词又出现在了公众眼前。但每每看到这一字眼,总觉得刺眼。我们且不去说那些无良的网友的戏说,但作为媒体,用这个词来炒作,的确很不合适。更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居然有一些主流媒体的网站也在用“爆头哥”一词。

  现在一些社会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毫不犹豫地游走在道德底线的边缘,在报纸的标题、用词、用图上大做文章,力求所有人的关注。我们理解这些媒体靠市场吃饭的天性,但人为了吃饭总不能“饥不择食,寒不择衣”,以致于搞得自己“衣不蔽体”。我们的社会总部缺乏围观的人,但社会的发展在逐步地丰富着人们的头脑,让人们的行为越来越理性,围观的人也在逐渐的减少。而这时候,媒体如果还一味地以低级趣味的素材给受众做菜,必将受到人们的唾弃。

  “犀利哥”、“大衣哥”、“板车哥”等等这些发端于网络的词语,曾经一度给我们带来很多关于社会深层的思考。“大衣哥”的朴实憨厚,“板车哥”的吃苦耐劳都给了我们以向上的激情和鼓励。即便是“犀利哥”,也最中性地让我们感受到了世事的艰辛。最起码的是这些“哥”们的出现并不带有任何的原罪,不涉及他人的伤痛。所以,“哥”一词用在这些人身上,我们并不感觉反感,甚至还会给予更多的同情和肯定。所以,一度,我们喜欢“哥”们,也希望看到更多的这样的“哥”出现。

  而“爆头哥”这一词却是媒体给一个制造了9起人命案,一个穷凶恶极的歹徒起的称号。媒体在炮制这个词语的时候,考虑到了受害人的家庭的感受了吗?如果这样事发生在某个媒体记者的身上,媒体还会用“哥”这个称谓吗?

  网络的评论和转发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力量,一条新闻的价值现在也多用网络的转发量来衡量,而在这其中,国家并无相关规定转发必须原文照抄、标题照抄。如何转,涉及到的是一家媒体的社会良知和担当的问题。我们也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媒体在转发的标题中,都没有出现“爆头哥”一词,用的最多的还是直呼其名,这是显示媒体良知最起码的准则。

  现如今,我们已经看到网络冲击传统媒体带来的强大的社会力量,伴随其中的便是网络语言的暴力问题,一个个的社会人都成为“自媒体”,而传统媒体也借助网络扩展自己的影响力,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面对网络,我们已经开始眼花缭乱。网络的好处是,连一个只有一平方米的炸鸡排的小店都已经利用微博来推广自己。网络的坏处是,谣言处处出现,面对一个花边消息,能够冷静思考的人并不多,就如前几日发生在微博上的“庐江官员艳照”事件,多数无真伪判断能力的网民一看这些照片便血脉喷张,暴力的语言直接喷口而出。而对于当事人的言语中伤也就在所难免,如陈凯歌的电影《搜索》中的“叶蓝秋”一角,“叶蓝秋”的确没有让座,也确实说了让老人坐她腿上的话,可有几人知道她当时得知自己患癌晚期的沉重心情?而如果大家都知道这一内情,是否也就会因此而多一份理解呢?

  当面对微博、面对各大网站上滥用的“爆头哥”一词再次出现在我的眼前时,真的是很刺眼。(杨守华)


客服热线:020-85562980 客服邮箱:service@macroblue.net
联系地址:广州中山大道89号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天河软件园华景园区12-S05
版权所有 © 2003-2011    网站建设宏蓝科技Macroblue.NET